公开组

参赛资格



  • 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小组(2至6人)形式参加
  • 每位参赛者只能参加一个小组

比赛阶段


这个组别要求参赛者提交一个以地图为中心的原型,允许使用者输入数据或与原型进行互动,然后通过一系列程式输出结果,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或解决问题。

这个组别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参赛单位须提交一份以地理空间应用程式为前题的建议书,并附上一分钟的影片介绍该方案。

进入第二阶段,即决赛阶段,参赛者需要展示他们提出的应用项目的可行性,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原型。另外,入围参赛者亦须于汇报日向评审进行汇报。


阶段1:编写建议书

作品

 

参赛者须识别一项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和构思解决方案,并就此编写一份建议书

并利用一分钟的影片介绍此建议书

作品要求

 

建议书的页数上限为10页(页数限制不包括附录或参考文献),并须以PowerPoint或其他简报形式提交,当中应以中文或英文详细说明下列内容:

  • 团队简介
  • 应用程式应对的主要挑战
  • 针对挑战的解决方案(例如:流动应用程式、网络应用程式、程式等)
  • 方案的受惠者
  • 主要所採用的空间数据
  • 适当地运用空间数据共享平台入门网站的空间数据
  • 应用空间数据的方式
  • 主要採用的技术或工具(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实境等)
  • 预计方案会带来的好处

入围准则

 所有建议书均以下列准则作筛选,并选出8份建议书晋级第二阶段。

准则

描述

内容 (30%)


  • 与主题配合度和相关性
  • 清晰、完整地描述待解决的问题
  • 运用适合的空间分析技巧
  • 于分析所识别的问题时,表现出色的逻辑性思维

空间数据及科技 / 工具的应用 (30%)


  • 为地图上观察到的分布形态提供详细的解释
  • 应用空间技术(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建筑资讯模型、三维技术、虚拟实境、扩增实境或物联网)及空间数据解决与城市相关的议题
  • 于分析所识别的挑战时,使用空间数据作论据

意念及创意 (30%)


  • 清晰指出需要解决的社会需求 / 未达到的政策目标 / 改善空间
  • 展示新颖和创意的思维
  • 作品的原创性或展示其灵感是来自其他引用文献

额外分数 (10%)


  • 是否有引用其他研究作论据?
  • 整体故事线?
  • 未来的发展性?


阶段2:作品开发

作品

 

入围参赛者须于导师指导下,依照建议书研发一个以地图为中心的原型,允许使用者输入数据或与原型进行互动,然后通过一系列程式输出结果,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或解决问题。并提交一份作品简报资料作评审之用。另外,入围参赛者亦须于汇报日向评审进行汇报。

作品要求

 

  • 作品的功能、用途、所应用的空间数据及科技工具(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实境等)需与建议书一致。
  • 作品简报资料的页数上限为10页(页数限制包括附录,但不包括参考文献),并须以PowerPoint或其他简报形式提交,当中应以中文或英文介绍下列内容:
    • 作品简介,包括以下内容:
      1. 所针对的城市挑战
      2. 所採用的空间数据及应用方式
      3. 所採用的技术或工具(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实境等)
      4. 预计方案会带来的好处
    • 作品的功能

评审准则

 

准则

描述

开发过程 (20%)


  • 执行建议书内容的能力
  • 将概念转化为功能
  • 将用户需求纳入于功能中
  • 为定制功能、目的和用户需求所做的工作

功能性 (20%)


  • 展示使用空间数据的能力
  • 执行比赛所需的工作或分析的能力
  • 解决于建议书中提出的关键挑战 / 痛点的能力
  • 展示应用科技工具 / 方案的方式
  • 展示可发展至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的潜质,凸显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性和可塑性

最终汇报 (20%)


  • 为作品进行详细讲述
  • 于汇报 / 示范过程中展示创意
  • 清晰讲述作品的发展缘由
  • 解释作品为目标使用者所带来的好处
  • 解释作品的发展性及可持续性

市场潜力/公众接受度 (20%) 


  • 效益和影响
  • 社会市场影响
  • 对使用者的好处

整体表现 (20%)


  • 可靠性与稳定性
  • 用户友善的介面
  • 执行解决方案的完整性和能力

最终汇报及颁奖典礼



入围的参加者将会各自收到通知,并必须于汇报日向评审汇报其作品。最终的比赛名次将在颁奖典礼上公佈。
汇报可以英文、广东话或普通话进行。

决赛入围者须知

 

本组别的决赛入围者会获得前往上海交流,还能受益于导师支持和指导及向有关业界人士展示他们的作品的机会。